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  正文
闽南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新华网、东南网等:闽南师大三名大学生造创意“航母”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师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08-23 08:47      

    

     大到“庞大”的船身,小至精细的操控台……前不久,一艘造型仿真的航母模型在某视频网站风靡,不仅引来网友一片惊叹声,点击量更是不断攀升。这艘被命名为“龙江七号”的航母模型,出自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三名大二学生之手,他们分别是来自该校物信学院的杨帆、刘嘉杰和黄绍国。
 
  为圆儿时梦
 
  三人组成“校园合伙人”
 
  这艘“航空母舰”长130厘米、宽40厘米、高60厘米,被命名为“龙江七号”。它的创造最初设想源于杨帆,他是这次发明的领头羊。杨帆来自安徽池州,从小是个军事迷,在他看来,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更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
 
  小学三年级时,杨帆从杂志上看过航母的图片,当时就很感兴趣,萌生了制造小型航母的冲动。期间,他用纸糊过一架航母,然而在水面没折腾几下就“夭折”了。直到后来上了大学,随着电子科学知识的不断扩充,当年那个深埋在心底的想法又冒了出来。于是,他把想法告诉大学里的两个铁哥们。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开始设计与制造。
 
  2014年寒假期间,杨帆在家里利用废弃的大泡沫板,徒手切割出航母的雏形,在新学期开学之初,不远千里带到学校。“航母”要航行,需要动力,需要不断添加相关零件,于是,三个爱发明的男孩从一开学就忙了起来。
 
  历时近半年
 
  从一号到七号的改进
 
  可别小看这样一艘战舰,它拥有六大系统,十五大功能,通过全自动远程控制。为了让航母拥有更多的功能,他们足足忙活了大半年时间。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制作过程中,他们经常集思广益,熬夜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也曾有过分歧。但他们统一思想,互相理解,用团队的力量去攻克难关,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淘汰,航母经过七次升级。
 
  “在第五次尝试时,我们的航母出现了平衡问题。”杨帆说,“那次下水试验时,风一吹就倒了。”这可把哥仨给急坏了。苦思冥想之后,杨帆意外发现鱼儿在水中不游动时,也能够稳居不动,由此受启发。最终他和搭档创造性地为航母安装了类似鱼鳍的配件,化解了“翻船”危机。而类似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最终都迎刃而解。
 
  说起“龙江七号”,“总设计师”杨帆说:这个名字的由来,正好记载着制作这艘航母的全过程。他说:“‘龙江’源自闽南九龙江的龙江之称,而‘七号’指的是船体经过七次升级,七次下水试验而得来的。”
 
  历经半年的努力,到今年5月,“龙江七号”终于顺利完工。而它的重量从最初的800克,发展到8000克,“里面有300多条电线,交错相连,数千个焊点,密密麻麻。”
 
  一波三折后
 
  最终博得大家的喝彩
 
  航母建造大功告成后,杨帆在自己的QQ空间发布一些照片,很快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而刘嘉杰利用自己的特长,在网上发布了“龙江七号”的展示视频,引来不少网友的点击。当他们苦于没有机会展示作品时,今年6月,学校刚好举办一场创意大赛,他们信心满满地将作品带到现场。
 
  可是,就在正式比赛前的几个小时,“龙江七号”竟然罢工了。“原想着一切都会顺利,没想到不少功能突然失灵了。”当时三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可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亮相,难道要‘出师未捷身先死’吗?”最终,他们当机立断,决定放弃部分功能的展示,将线路临时重新连接,通过遥控器,向观众和评委展示喷射“水舰炮”、点亮各类功能灯、模拟喷射导弹、太阳能动力板、自动水循环处理、红外线感应转向等功能。
 
  最终,杨帆等三人建造的“航母”凭借优异的表现,为他们捧回一等奖。在随后不久的校内电子设计大赛中,“龙江七号”再次斩获奖项。看到成果得到肯定,杨帆和两个小伙伴喜滋滋的,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航母外观曾被老师诟病过,接下去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对航母进行改进,争取将性能和稳定性调试到最佳状态。”他们三人表示,这次成功只是大学生涯的一小部分,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目标瞄准省电子设计大赛,创造出更多更有意义的发明。

http://zz.fjsen.com/2014-07/30/content_14586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