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角  >  正文
海峡导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国台湾网、东南网等:张国立《原乡》央视热播 眷村再次走进观众视野
作者:     文章来源:闽南师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03-21 15:20      

 

从台影视剧富矿到两岸荧屏新宠

    最近由张国立领衔、两岸明星联合主演的年度情感大戏《原乡》,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这部反映台湾老兵回乡历程的剧作,耗时六年精心打磨,也让台湾眷村早期的环境和生活,再次走进观众视野。

    眷村作为台湾文艺领域的宠儿,一直被大批来自眷村的文化名人,从文学、影视、戏剧、音乐各个领域,挖掘着它丰富的文化财富。而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台湾文艺作品在大陆受到了广泛关注,眷村题材屡屡登上大陆影视剧荧屏,成为寄托两岸亲情的新纽带。

      在台湾:忠实拥护来自共同记忆

    上世纪80年代,第一批眷村电影因应渐趋开放的社会环境而诞生。早期有陈坤厚的《小毕的故事》、虞戡平的《孽子》、李佑宁的《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由文学作品改编,以眷村环境、眷村人物来讲述家庭伦理故事。后来有王童的《香蕉天堂》、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关照老荣民和眷村二代在当下台湾社会的命运和内心。现在更新的则是拥有更多商业色彩的《泪王子》。眷村电影,向来在台湾银幕中拥有一席之地。

     漳州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闽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施沛琳,从小在眷村长大。她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看眷村电影,觉得亲切,因为剧中有眷村人共同的记忆。而这些记忆会渗透进生活中的点滴,不会随着搬出眷村而消失。但凡与眷村有关联的人,更会成为这些作品最忠实的粉丝,这也就是为什么眷村题材在岛内影视剧中,一直都有舞台的原因。

    在荧屏上,眷村的形象从2005年梁修身拍摄了“公视”电视剧集《再见,忠贞二村》开始拉开序幕。2008年台湾著名电视制作人、祖籍北京的眷村二代王伟忠,在“中视”推电视剧《光阴的故事》,更是让眷村怀旧题材再成热点。

    此外,不能忽视的就是纪录片,汤湘竹的《山有多高》、王伟忠的《伟忠妈妈的眷村》、林文益的《想我们的眷村妈妈》。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却是最忠实地为眷村和眷村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

    而这些从眷村走出的导演,在作品中展现出的叛逆青春、思乡情怀,以及让大陆观众倍感亲切的传统文化质感,成为这个创作群体的共同特色。

    在大陆:乡愁主题成为情感连接

    不过有趣的是,让台湾眷村真正受到大陆观众广泛关注的,却是眷村话剧。台湾表演工作坊的《暗恋桃花源》20多年来数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甚至与大陆演员合作,加入大陆戏剧元素推出不同版本,常演不衰。而表演工作坊后来与王伟忠合作的新剧《宝岛一村》,自2010年开始在大陆巡回演出,亦是一票难求。

    眷村生活成为两岸新话题,相关人物和故事也逐渐受到大陆文艺作品的青睐。中央电视台“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节目中,曾利用到大陆探亲机会,带回100多个老兵骨灰坛的台湾老兵高秉涵顺利当选。没过多久,根据高秉涵故事改编的吕剧《回家》,就在济南百花剧院上演。湖南广电集团也先于其它影视巨头拿下电视剧版权,决定花重金打造精品电视连续剧。

    此番《原乡》电视剧在大陆热播,最初的灵感是张国立看过的一部台湾老兵争取回家的报告文学。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表示:“对于当下的年轻观众来说,《原乡》的历史背景可能并不太熟悉,但《原乡》的情感基础却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即‘回家看娘’的本能冲动。”他说,乡愁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软肋,即使现在远离了那个特殊时代,思念亲人的情感在现代也一样发酵酝酿得更强烈。

    此前也有一部名为《兄弟海》的剧集,以小人物同胞兄弟情为主轴,阐释两岸亲情。当时《兄弟海》剧组远赴台湾深度取景实拍,还原了不少堪称博物馆级的眷村原址,也让台湾眷村首次登上大陆电视剧荧屏。

    短评

    需要有血有肉的两岸连接作品

    在《原乡》热播的新闻微博下面,我们看到一名ID为“造梦先生的呼吸”的网友这样说:“这是值得所有人看的一部电视剧,在这个雷剧、日韩剧、婆媳剧、爱情剧泛滥的年代,它的出现,感动着所有!”也有网友表示,在当今的两岸影视圈,相比起过于“高大上”的史诗剧,更需要这种有血有肉、以小见大的两岸连接作品。而眷村作品的出现,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令人反思良多。

    漳州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闽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施沛琳分析,眷村的背后是两岸人民分治生活的写照。而如今随着交流的增加,眷村不再神秘,而是承载着浓浓乡情。于是,眷村题材,自然会进入创作者的视线,被搬上大陆荧幕,也是题中之义。

    施沛琳还指出,从眷村题材作品在两岸热播的现象可以看出,源自于生活的交互场景,可以创造出更多两岸都感兴趣的共同议题。由这些议题出发,深层挖掘情感世界的交互,这样观众就能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由内而发形成一种专属文化,这或许对于今后两岸题材作品的创作都是一种启迪。

导报记者 张燕娟 林静娴
 2014-03-19 25 |  台海·两岸 
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140319/hxdb495291.html
http://www.chinanews.com/tw/2014/03-19/5970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