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统计局公布了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10月19日上午,国新办就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答问时表示,三季度GDP增长6.9%,下到7%以下,但是只下降0.1个百分点,应该说还是在7%左右。
由图可知,服务业在本轮经济增量上占有51.4个百分点,已超过一般的占比。
2、另外,制造业增长紧随矿业录得1.7个百分点的增长,这得益于电力,热能,煤气以及水的消耗增长。
3、而基础设施投资这样一个中国经济体的关键发动机,相比上半年稍稍放缓。
4、另外,国有企业投资增长了11.4个百分点,私有企业投资增长逾10.4个百分点,这两项投资在所有投资中,占有比重达到了64.8个百分点。(金融界编译自CNBC)
路透社:中国数据再创新低 德意志银行遭遇改革
据路透社最新报道,中国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其GDP增长率为6.9%,稍稍高于美国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的6.8%。尽管如此,中国依然创下了自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报道称,作为对此数据的回应,德意志银行反映最为迅速。
德意志银行新任执行长克莱恩(John Cryan)将推动最“根本的”的整顿,该行正重整旗下业务,将投资银行一分为二,并与一些一流银行家“分道扬镳”。
报道称,克莱恩改革德意志银行的压力愈来愈大,因一连串丑闻的高昂讼诉费用,以及亚洲市场崩跌的后续余波使其价值远低于瑞银及瑞士信贷等对手。瑞士信贷已展开重组。
据报道,该行旗下财富管理业务主管米歇尔(Michele Faissola)将在过渡期后离职,由前黑石集团(Blackrock)主管昆汀•普莱斯(Quintin Price)接任。此外,其他3人也将辞去管理委员会职务。(金融界编译自路透社)
markewatch: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美联储加息再添阻力
marketwatch要闻分析记者Jeffry Bartash 最新撰文认为,三件事在阻碍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元的强势以及美国通胀率的弱势,这些因素都是紧紧相连的。
这些阻碍因素中,中国的经济放缓首当其冲是第一位的,8月至9月份的世界股市下跌曾被经济学者们认为是中国经济指数弱势所致。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会在上个月抛弃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加息决议,而倾向于再等一年,在2016年实现加息落地的原因。
报道宣称,各国央行行长都在为亚洲巨大经济体的持续恶化而担忧。而刚刚公布的中国第三季度GDP为6.9%,符合此前破七的预期,值得一提的是,报道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中国本季度的GDP增长放缓至6.5%以下将无疑会引发新一轮的全球股市暴跌。
瑞杰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Scott Brown认为,太多的恐惧都来自于中国经济现状,但目前的担忧过于夸张了。
如今美元的过度强势已经在其出口业方面增加了沉重的负担,美国经济界普遍担忧,如果此次加息未能如愿,将会助涨本就高企的美元汇率,倘若果真如此,那么,美国就业也会再度遭受重创,从而使美联储更加难以加息。(金融界编译自markewatch)
另据yahoo财经综合报道,路透社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速创下新低应当归咎于投资寒冬的来临,以及北京当局过渡的降息降准等股市扶植政策所致。报道甚至宣称这种下跌恐怕将持续至2016年。
但新加坡一家投资银行的分析师Julian Evans-Pritchard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基础经济条件虽有消弱但依然稳固,考虑到中国政府更强的财政支出和迅速崛起的信贷增量,这种下跌风险在第四季度就会被消除。(金融界编译自yahoo)
国内专家解读中国数据:齐齐呼吁降准降息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看到很多媒体开始渲染“破7”这个调子,为了避免被一些二吊子误导,对3季度的数据,快速点评如下:
一、6.9%的增速相当不错
6.9%的增速不是一个很差的速度,而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速度,在3季度很多宏观数据加速下行的情况下,在国际、国内很多因素都非常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增速能够达到6.9%,已经相当不易,这是各方面努力的结果。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还是当下经济的基本面,这个速度绝对不是一个很差的速度,而是一个很漂亮的数字,但必须指出,这不是近期的低点,从趋势看,GDP增速下滑的趋势不会改变,明年整个经济增速能够维持在6.5%,2017年能够维持在6%以上已经相当不错。企业家、政府官员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二、旧的增长引擎走弱的事实
一些重要的宏观指标继续下滑,预示旧的增长引擎走弱的事实。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只有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1.9%,制造业依旧很挣扎;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创新低,增速下滑至10.3%,投资下滑对经济的影响很大,投资下滑的原因主要因为制造业投资下滑和房地产投资下滑所致;房地产投资增速暴跌至2.6%,房地产引擎宣告熄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5%,不好不坏;进出口同比下跌7.9%。这些数据再一次提醒我们,过去拉动中国经济的旧的马车已经基本熄火,经济增长急需动力转换,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三、未来的政策建议
第一,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基本逻辑,全球因为新兴市场的衰退爆发二次危机,引发二次衰退的概率仍然很大,二次危机如果爆发,中国将置身于风暴中心,对此要有政策准备。所以,千万不要以为6.9%很低,不要在刺激速度上做文章,而是应该将防风险视为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事项,防风险对中国经济的意义远大于稳增长。特别是企业债,如果出现问题,要引发大危机。
第二,在货币政策上,特别是利率汇率政策上,要基于危机的思路,汇率政策不要强撑,要看到,人民币在当下被高估的事实,人民币仍然应该坚持贬值,特别是在美国加息之前,主动贬值对中国经济很重要。考虑到中国本质上已经进入通缩的事实,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是必须的,应该坚持降息降准的基调,未雨绸缪,补充提供流动性。
第三,一定要下决心大幅度减税,给企业减负。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企业负担之重,重在税费负担。当前过重的宏观税负,加上内外因素,会让中国很多企业过不了这个冬天,再不减税,企业死个大半,中国经济还靠什么?
第四,一定要稳定房地产预期,房地产投资的暴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致命的,房地产政策要继续回暖,销售端,要尽快实施20%的一套二套首付,降利率,减税;投资端,要给资质不错的开发商融资,取消融资限制,必须清醒意识到,房地产不稳,中国经济不会稳。
第五,一定要给民众明确的改革预期,改革要在重大问题上坚持三中全会的基调,要破局,要打破利益阻碍。如果民众对改革失去希望,那是最糟糕的局面。二胎政策要赶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废除要有时间表。
第六,下决心取消阻碍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体制机制的障碍,加大刺激消费的政策力度,把消费留在国内,让老百姓敢消费。
李稻葵:全年“保 7”有压力 短期很难走出通缩
清华大学弗里德曼讲席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心主任李稻葵点评认为,2015 年第三季度, 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行。 经济下滑的原因既包括自发增长动力不足尤其是投资不足,也包括传统经济增长点回缩太快而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足够产能。
他进一步指出,从价格方面来看, 以 CPI 衡量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仅 8 月为 2%, 其他月份 CPI 仍保持在 1 时代, 反映消费物价持续低位徘徊; 以 PPI 衡量的工业生产价格 9 月同比下降 5.9%,已经连续 43 个月负增长。 物价的普遍走低甚至负增长, 表明中国当前确实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短期内很难走出结构性通缩区间。
李稻葵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方面, 实现全年“保 7” 有一定压力, 需要政策不断加码和刺激力度加大并对症下药。 如果放任经济下滑, 可能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包括债务风险可能加大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 中国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中国“朋友圈” 的“小伙伴”。 “中国经济的下滑无意中可能会伤害到这些国家的利益, 中国经济需要刺激和维稳, 来帮助这些和我们关系密切的国家度过难关, 这既是作为国际有影响力的大国负责任的体现, 也是我们的长期战略和长远利益所在。”
他认为应该看到下半年以来, 充电桩、 汽车减税、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 发改委密集批复大批基建项目等财政和货币政策不断出台, 这些刺激政策对经济下滑会起积极的稳定作用。
除此之外, 他还建议以下稳增长措施: 第一, 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尽管当前名义利率已经较低, 但考虑到负增长数月的 PPI, 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仍然较高。 我们建议增加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同时, 允许部分债市泡沫破裂, 包括一些风险较高的 P2P 和信托产品, 从而引导投资者回归理性。 第二, 加快落后产能淘汰。 政策要着力于主动引导落后产能退出, 同时安排部分资金处理退出产能的后续问题。 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能为新的绿色产能创造空间, 培养新增长点的不断成长和壮大。 第三, 城镇化可以适当提速。 尤其是中西部和部分东部地区仍有大量城镇化扩张的条件。 第四, 国企改革措施需要加快落实。
鲁政委: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站上7% 应持续降准
鲁政委表示,三季度GDP增长6.9%跟我预测的一样,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比较低,这是导致GDP数据成为6.9%最大的因素。
鲁政委说,“大家可能认为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不是很强,但事实上从8月份的数据看,经济都已经没有继续差了。此外,近两月的零售数据还有小幅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也开始出现企稳回升。”
鲁政委预计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站上7%。“主要是因为基数低,还有就是财政政策刺激的效果开始逐步显现。未来的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
目前准备金已经处在持续下降的通道中。鲁政委说,“我认为准备金早就应该降的更多,但政策一直在用其他手段来替代准备金的下调,未来还应该持续的降准。”
对于降息,鲁政委认为短期没有太多的降息空间,主要是因为,降息的效果并不明显,融资成本并不是制约经济的主要矛盾。他认为,加快推荐人民币市场化改革,是比利率问题更重要的手段。
尹中立:GDP“破7”在预料当中 不影响股市涨跌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对金融界网站表示,GDP增速“破7”很正常,今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实际上都在下降。“没必要非得保7,尊重经济规律即可。”尹中立强调,全球经济都在调整,中国要把握住机遇。
尹中立指出,当前企业负债率较高,依靠货币政策“放水”有可能产生隐患。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财政政策发力,增加财政刺激力度。“要确保中国经济能够软着陆。”
尹中立直言,GDP“破7”其实已在机构投资者预期之中,股市涨跌和数据没什么关系。
徐洪才:不要在意GDP“破7” A股已具备慢牛基础
对于GDP增速“破7“,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徐洪才“并不在意”,他对金融界网站表示,6.9%的增速也在合理范围内,不算低。从环比增速来看,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8%,和二季度持平;从经济形势来看,就业形势不错,CPI涨幅稳定;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上升,新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出现。
“不要在意经济短期的波动,而要看重长期的结构优化。”徐洪才说,中国经济整体有喜有忧,但喜大于忧。
虽然不用过度担忧,但增长乏力的GDP指标,持续43个月为负的PPI,有所放缓的CPI涨幅,都让通缩矛盾再度凸显。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形势也不佳。那么,宏观调控政策会否有所作为呢?
徐洪才对金融界网站表示,从货币政策来看,还有降准降息空间,基准利率还可以下调一次,下调0.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更大。“但要保证货币空间的平稳。”他指出,最近几个月M2维持在13%左右的增速就比较合理。
更重要的是,财政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增加投资比例,扩大财政赤字,减税减费,鼓励双创,发力落实PPP等。
虽然三季度GDP增速“破7”,但在徐洪才看来,经过最近几个月的惨淡低迷,A股市场的风险已经完全释放,“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没了”。徐洪才认为,A股市场底部已经夯实,再跌就是非理性的下跌。不过,他也认为,短期上涨空间有限,更不可能大幅快速上涨;但从中长期来看,则具备了慢牛的基础。“什么时候启动就不知道了”,徐洪才笑言。
机构观点精选
民生宏观:GPD破7 四季度降息降准是大概率事件
【1】经济总体情况: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6.9%,环比1.8%,创近五年同期最低值(2011-2014年分别为2.2/2.0/2.2/1.9)。
【2】工业情况:1-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2%,前值6.3%,当月5.7%,较前值6.1%回落较大,总体依旧疲软。
【3】投资情况:1-9月固定资产投资10.3%,前值10.9%。房地产投资制造业基建投资全线回落。
【4】消费情况: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0.9%,前值10.8%,逆势回升。
【5】政策含义:全年来看,由于财政支出安排等季节性因素,第四季度GDP占比高达30%(因改变核算方法,占比可能略有下降,但仍是重中之重),三季度6.9%,全年如要保住7%,四季度要达到7%的增速,目前看难度依然很大。
(1)从货币政策看,四季度宽松箭在弦上。从内部看,PPI持续43个月为负,CPI涨幅放缓,通缩矛盾再度凸显。从外部看,汇率在央行维稳之下逐步企稳,贬值造成的资本外流压力缓解,为宽松创造了条件。四季度降息降准是大概率事件。从思路上看,目前的核心仍是宽信用,而不是宽货币(资金面并不紧张,李总理强调“中国货币池子里的水不少”,此前被误读为QE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其实也是为了提升银行放贷意愿)。由此推断,降息可能来得比降准更快,但如果资金面因汇率波动、信贷放量、股市放量等因素出现紧张,降准也会择机出手。
(2)从财政政策看,借助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杠杆。首先,四季度是财政支出的高峰期,在中央加大力度督导不作为,前期沉淀的财政资金有望加速流向实体经济。其次,借助金融体系给财政加杠杆。充分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有效利用专项建设债券等工具,再加上此前下调了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实际上相当于给财政加杠杆。第三,借助社会资本给财政加杠杆。中央推出特许经营条例,牵头成立PPP基金,通过中央信用为地方PPP项目保驾护航,PPP项目有望加速落地。第四,继续推出重大工程项目,比如可能和去年一样上调铁路投资目标。
最后,这个数据除了影响四季度的政策走势,还可能给十三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带来显著影响。目前关于十三五目标有三种说法,一是7.0%,二是6.5%,三是定一个6.5-7.0%的区间。在全年经济面临破7压力的情况下,定7%似乎越来越难,后两种情景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而为平衡各方诉求,定一个目标区间不失为一种既合情又合理的方式。
【本文内容为金融界独家编译自CNBC marketwatch、yahoo、路透。专家观点为金融界自采而成,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